一场有温度的赋能:英迪国际学校举行11月班主任工作例会

校园活动

校园新闻

发布时间: 2025-11-06

初冬微寒,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本月的班主任工作例会以特别的形式拉开帷幕,清甜的茶点和氤氲的热茶营造出温馨的氛围,为平日忙碌的班主任们营造了一处可以暂时放松、汲取能量的心灵港湾。
 

 

 

温馨开场:打造班主任的“家”

 


会议伊始,主持人安新朋老师以温暖的话语点亮了现场。每一次班主任例会都不只是一场工作部署,更能成为班主任们共同的“家”。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交流工作中的心得与困惑,更能相互学习、集思广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畅所欲言”。

“我们期待这里成为一个‘充电站’,希望每一次相聚,都能为大家疲惫的身心注入一丝慰藉,为各位的教育事业赋予新的能量。”这番真诚的话语,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奠定了本次会议温暖、支持与共享的基调。
 

 

精准部署:德育工作因年级而施策

 

 

双语部杨龙致主任就十一月份的德育工作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安排与部署,充分体现了因年级施策的精准育人思路。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德育工作侧重点鲜明。杨老师特别指出,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正处于语言模仿与社交需求旺盛的时期,近年来“网络梗”在校园内流行。为此,学部计划通过开展“行为规范我做主”主题班会,并创新性地组织“文明语言小达人”评选活动,以正面引导和趣味竞争的方式,鼓励学生自觉抵制不文明用语,净化校园语言环境,涵养文明礼仪。

而对于正处于中考备战关键期的九年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心则落在心理疏导与信念建立上。学部将策划举办“中考励志”主题讲座,旨在帮助学生们在紧张的复习中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坚定目标,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强大的内心力量,迎接人生的这次重要挑战。

 

智慧分享:激活学生主体的管理艺术

图片

 

双语部湛伟东老师作了“班级管理”的主题分享。这是一场充满实践智慧与教育情怀的交流。

湛老师深入浅出地分享了他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巧妙“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将管理权适度下放,实现从“教师一人管理”到“师生共建共治”的转变。他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让他们不仅仅是制度的遵守者,更是班级文化的创建者、日常管理的参与者和集体活动的策划者。

“只有当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这个班是我的’,他们才会真正地让班级‘动起来’,才能发自内心地维护集体荣誉,从而凝聚成一股绳,让整个班级团结起来。”湛老师的分享生动而深刻,为在座班主任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宝贵经验,也引发了大家对于如何更高效、更人性化地进行班级管理的深度思考。

 

集思广益:聚焦共性难题的智慧碰撞

 

在小组讨论发言环节,各小组围绕规范校园网络用语、学生手机管理等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和发言。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迸发。


 


 

各组老师代表在总结发言时,汇聚了集体的智慧,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初步解决方案。大家普遍认为,面对这些复杂问题,单一的管理手段往往效果有限,必须构建一套多元、立体的长效管理机制。

 

 

其中,“家校携手” 被多次强调,班主任认为应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形式,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与手机。其次,“循序渐进,分阶段解决” 成为共识,管理需尊重学生认知规律,设定阶段性目标,由浅入深,逐步推进。最终目标是“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将有效的做法制度化、常态化,融入日常的德育体系之中,而非“一阵风”式的整治。

 

一场赋能与暖心的旅程

 

本次月例会在形式上是一次从“会议”到“茶会”的温情转变,在内容上则是一次从“部署”到“赋能”的深度升级。它既有高屋建瓴的方向指引,又有细致入微的工作安排;既有个人经验的倾囊相授,也有集体智慧的激烈碰撞。

会议在意犹未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我们相信,这份来自集体的支持与智慧,将化为每位班主任前行路上的温暖力量。学校也将持续创新形式,关注班主任的身心状态与专业成长,因为我们都深知:唯有被温暖滋养的教育者,才能更好地将温暖传递给每一个孩子。